要将部队成功部署至城墙位置,首先需要理解城墙防御机制和攻城基础规则。城墙作为城池的核心防御设施,其耐久度直接影响攻防结果,攻城部队需先清除守军才能攻击城墙。器械兵种因其高攻城值成为首选,常规兵种攻城值较低,主力部队则负责清除路障。兵种适应性越高,攻城效率越显著,因此组建攻城队时应优先选择器械适性S或A级武将。
攻城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铺路和建造营帐。铺路是连接己方领地与目标城池的必要步骤,需通过占领相邻土地逐步推进。营帐则提供前线征兵和士气恢复功能,避免部队因长距离行军导致士气归零。同盟攻城时需提前发布公告协调成员行动,确保主力部队与器械队分工明确。城池等级越高,守军兵力越强,建议根据同盟实力选择合适目标,低等级城池更适合初期练兵。
攻城战术执行阶段需分两步:主力部队优先消灭守军,待守军清零后器械部队再集中攻击城墙。守军每5分钟恢复一次,因此需精确计算触城时间,避免因过早攻击导致守军复活。攻城过程中需注意敌方援军干扰,可派遣主力拦截援军为器械队创造输出环境。器械部队需携带至少守军一半兵力,并搭配B级输出技能以应对突发战斗。
防守方应对策略包括升级城墙和布置城防设施。城墙耐久度随时间自动恢复,每秒恢复1点,满级城墙可增加2000耐久。箭塔、拒马等防御工事需按特定序列布置:营帐在前吸收伤害,拒马居中延缓敌军,箭塔靠后输出。5级箭塔需15-20小时建造,而5级拒马仅需10小时,合理分配建造时间能最大化防御效益。九宫格和八卦阵科技可为主城周边战斗提供15%增伤减伤效果。
城墙建造需君王殿达到5级,每级消耗大量石料、木材等资源。分城建设建议选择6级以上资源地作为中心,11块连地为基础。闭城状态可提供免战保护,但需注意闭城期间无法主动出击。侦查系统能提前获取敌军兵种信息,便于调整克制阵容,减少战损。无论是集结公告发布、攻城时间同步,还是战后土地释放,均需同盟成员高度配合。个人武将属性与战法搭配需服从整体战略,例如曹操、司马懿等武将的防御战法可有效拖延敌军攻城进度。攻守平衡取决于资源管理、战术执行与同盟凝聚力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