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三关进入中国的核心难点在于金国会快速建造奇观,若不在限定时间内摧毁将导致任务失败。开局应立即派遣轻骑兵向地图右侧探索寻找运输船,这是突破长城防线的关键道具。获得船只后需迅速将主力部队运送到工程师营地北侧登陆,通过微操吸引敌方单位仇恨后,及时控制攻城器械并设为不还击状态,避免过早触发大规模交战。
优先发展经济是应对奇观倒计时的基础。工程师营地附近的资源区适合快速建立城镇中心,但需要警惕红色势力的骚扰。更高效的方案是将部分农民通过运输船送至金国北部的隐蔽区域建立分基地,此处虽资源有限但能缩短进攻路径。无论选择哪种发展路线,必须保证至少3个城镇中心持续生产农民,并重点采集食物和黄金以支撑军事升级。采集石头至650单位后,在金国边境建造城堡形成前线支点。
当发现敌方开始建造奇观时,应立即组织15-20名精锐蒙古突骑配合3-4台攻城武器发起进攻。爆破兵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10-15名蓄力完成的自爆单位可瞬间摧毁奇观核心结构。若采用常规战术,需确保部队包含突骑、轻骑兵和僧侣的混合编队,轻骑兵负责吸引火力,僧侣治疗伤兵,突骑则集中射击敌方弩手与长枪兵。特别注意金国的铁浮图重骑兵,可用僧侣招降转化为己方战力。
摧毁奇观后的清扫阶段需注意战术顺序。建议优先消灭持续施压的突厥势力,其步兵海容易被蒙古突骑克制。对抗西夏时应利用攻城武器的射程优势拆除城墙,宋军则需防范其连弩与箭塔的复合防御。全过程中要保持运输船机动,通过水域调动部队实现多线牵制。最终围攻西夏主城时,可预留部分资源生产巨型投石机,其拆毁建筑效率远超常规单位。
仅用40名蒙古突骑集火秒杀敌方首领的极端战术,但需要精确控制部队走位。另一种思路是完全放弃初始基地,将所有单位运输至地图东北角建立封闭经济区,虽丧失资源优势但能规避多方围攻。无论采用哪种策略,保持农民不间断生产和资源平衡是维持军事压力的底层逻辑。科技研发应优先提升突骑攻击力与射程,其次加强骑兵移动速度以发挥蒙古文明优势。
金国领地占领后要及时接管其市场进行贸易,宋国的农田群可作为食物补给源。当敌方势力减少至一家时,可适当缩减军事规模转为防守姿态,利用城堡防线消耗敌方剩余兵力,最终以最小代价完成清剿。整个作战过程需保持节奏紧凑,任何资源闲置或兵力滞留都会增加奇观倒计时的风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