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敌方战船的核心策略是建立多层次的复合防御体系,优先发展克制舰船的单位组合。爆破舰是性价比最高的反舰选择,其自杀式攻击能瞬间扭转海战劣势,尤其针对密集船队或关键建筑如船坞。轻型战舰集群配合快速喷火舰可形成持续火力网,前者负责中远程消耗,后者专克大型战舰。若敌方以炮舰为主,需利用其转向迟缓的弱点,派遣轻骑兵从沿岸偷袭其登陆部队,同时用己方炮舰封锁水域。
海战的经济调配需提前规划,木材和黄金的储备比例应保持在3:1以上。渔船安全是资源链的关键,建议在渔业区外围建造箭塔或小型城堡作为预警点。当发现敌方舰船骚扰时,可让渔船向箭塔方向撤退并激活驻扎功能。帝王时代升级后的精锐炮舰射程优势明显,但需注意避免被爆破舰近身,最好搭配2-3艘喷火舰作为护卫。地图控制方面,狭窄海峡适合设置双重城墙配合炮塔形成封锁,开阔海域则需保持舰队机动性。
僧侣单位在海战中容易被忽略,但招降敌方关键战舰能有效打乱其阵型。招降目标应优先选择高价值的炮舰或满载的运输船,成功后立即将其调离战场维修。对于维京文明的龙头战船等特殊单位,需采用分割包围战术,用爆破舰切断其退路,再以喷火舰集中消灭。陆军辅助方面,沿岸部署的弩炮和投石车能对近岸舰船造成致命打击,但需防范敌方骑兵绕后破坏。
后期持久战中,破坏敌方经济链比单纯舰船对决更有效。组建快速突击舰队骚扰其伐木场和矿场,迫使对方分散海军力量回防。若敌方采取龟缩战术,可用炮舰持续摧毁其沿岸军事建筑,逐步压缩其活动空间。海陆协同的终极方案是运输船投送精锐部队直捣主基地,但需确保制海权后才能实施。始终海战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更快重建战斗群,因此船坞的数量和分布位置需要多重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