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是影响伤害输出的基础因素之一。兵力越多,造成的伤害通常越高,但这种增长并非线性关系。当兵力超过一定数值后,伤害增幅会逐渐减缓。3万兵力造成的伤害约为1万兵力的1.42倍,而非简单的三倍。当兵力低于2000时,伤害会大幅下降至当前兵力的10%。剩余兵力越少,伤害也会相应降低,当剩余兵力为49%时,伤害约为满兵力的70%,36%兵力时伤害降至60%。兵力对伤害的影响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计算,其中包含兵力值的立方和平方项。
武将属性在伤害计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武力属性直接影响兵刃伤害,智力属性则决定谋略伤害。属性差(攻击方属性减去防御方对应属性)会通过特定系数转化为基础伤害。谋略差基础伤害为1.6乘以谋略差值,而武力与统率的差值则按(1+属性差值/400)的公式计算。当武将造成谋略伤害时,会临时提高自身30点智力;造成兵刃伤害时则会提升30点武力,这种增益最多可叠加5次。属性对伤害的影响还体现在伤害公式中的属性加成部分,即(1+自己属性加成-对方属性减免)。
不同类型的战法(指挥、主动、被动、突击)以不同方式影响伤害输出。伤害率是战法效果的核心参数,表示战法造成的伤害与基础伤害的倍数关系。战法增减伤效果会直接乘以基础伤害,而特殊增减伤(如会心、抵御等)则会在最后阶段参与计算。叛逃状态会反转伤害类型的属性影响,使原本受武力影响的伤害变为受智力影响。战法搭配需要考虑发动概率、效果持续时间和与其他战法的协同效应。
兵种克制和特殊状态对伤害有显著影响。兵种克制关系会带来约15%的伤害增减益,这种效果与其它增减伤效果叠加计算。特殊状态如会心一击可使兵刃伤害翻倍,连击/突击能增加攻击次数,而控制类状态则可能限制敌方输出。减伤效果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当多个减伤效果叠加时(如藤甲兵+暂避其锋),其防护能力会显著提升。增伤效果则相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因此过度堆叠增伤战法的收益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