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选择金属与晶体资源富集的区域,这两种资源是基地升级和舰船建造的基础需求,而重氢在中后期才需重点考虑。计划圈的合理规划至关重要,需确保每个资源点仅分配一艘工程船,同时避免计划圈重叠以节省策略值消耗。初期建议采用1金属、1重氢、6晶体的工程船分配比例,以快速积累驱逐舰建造所需资源。资源点储量有限,需定期更换采集目标,且在新手保护期结束后需警惕敌对玩家对工程船的袭击。
建家位置应避开高密度玩家聚集区,减少资源争夺风险。若出生点周围资源匮乏或距离过远,可立即使用基地重组功能重置位置。理想选址需满足以下条件:邻近3-5级矿带、处于同盟势力覆盖范围、靠近中立联络站或太空城市以便完成委托任务。前哨站的建造需选择可连接高等级矿脉的位置,通过迁移主基地实现永久资源加成,但需注意连接后该矿点将无法继续采集。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并提升10%-30%采集效率,但仅限本同盟成员使用,可能引发矿区冲突。
安全防御体系需结合地形与同盟协防构建。将基地置于星门或虫洞等交通枢纽的次级区域,既便于舰队快速调动,又能依托天然屏障降低被偷袭概率。护盾激活时间调整为1.5小时,持续7小时,冷却8小时,需精确计算护盾覆盖时段。建议与2-3名玩家共享矿区,形成联防体系,封锁指令可用于刷野怪获取经验,但需避免误伤盟友工程船。撤退舰队时务必使用工程局加速回城,防止敌方顺移动轨迹定位基地坐标。
舰队配置需适应建家区域的威胁等级。战巡和航母等高指挥值舰船可通过增援功能突破编队限制,但需注意增援后航行速度降为常规模式。工程船与721运输舰混编可提升初期采矿效率,中型工程船解锁后应逐步淘汰低级船型。7-10级野怪据点是重要经验来源,采用分舰队诱敌战术可实现单挑。科研任务优先选择邻近目标,狩猎任务需利用地图路径规划,货物运输需提前确认目的地联络点是否被围堵。